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188金宝搏·中国官网 > 新闻动态 > “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将于6月6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揭开帷幕!_里耶_秦简_郭店

“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将于6月6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揭开帷幕!_里耶_秦简_郭店

发布日期:2025-06-25 18:56    点击次数:72

竹木无声,墨韵千载

那些沉睡于长江中游的简牍

正带着战国的风

秦汉的月 魏晋的雪

穿越无数晨昏

等待与你我相见

这是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文明对话

当竹木简册在珞珈光影中苏醒

每一道墨痕都在诉说

中华文明的密码

就藏在这些

斑驳的字迹与纹路之间

展开剩余91%

“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

将于6月6日

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揭开帷幕

预计持续展览到8月中旬

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

简牍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载体

上承甲骨文和金文

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长江中游是我国

简牍出土最为密集的地区

它们内容丰富 涉及领域广泛

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丽宝藏

既是中华文明“有册有典”的生动实证

更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

提供“以史为鉴”的智慧源泉

郭店楚简《缁衣》

云梦郑家湖“中华第一长文觚”

里耶秦简“九九表”

周家台秦简“二十八宿占”

兔子山遗址“秦二世元年诏书”

谢家桥西汉“告地书”

睡虎地汉简“十二年质日”

走马楼吴简“录事掾潘琬文书”等

各类重要简牍文物共计220余枚

其他相关文物20余件(套)

将与大家见面

这是长江中游简牍文物首次集中展示

快跟我们一起走进这次展览吧~

第一单元·惊世发现

书于竹木

当先民削竹为简、炙火杀青时

长江中游的泥土

已为文明埋下伏笔——

近20万枚简牍从战国墓葬

秦汉井窖中苏醒

(简牍介绍)

司马迁在《陈涉世家》记下了“二世不当立”的言论:“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湖南益阳兔子山9号井出土的《秦二世元年诏书》中称“朕奉遗诏”继位,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赵正书》记载立胡亥为继承人是得到秦始皇临终前认可的。上述史料记载的差异,引发了关于秦二世是否篡位的讨论以及对历史书写的反思。

从选材、剖分、修治、汗青

到契口制作、文书书写、编连成册

笔 墨 刀 砚

勾勒出了整个简牍时代

藏于墓窖

郭店楚简的典籍

墨痕里藏着“百家争鸣”的故事

走马楼吴简记录的许迪贪腐案

木牍上的涂改痕迹

像极了古代“职场悬疑剧”

从云梦睡虎地到长沙走马楼

这些被时光窖藏的竹木片

正用编绳的纹路告诉我们

每一枚简牍都是与历史重逢的密码

而长江中游 正是滋养这段历史的沃土

第二单元·简牍时代

治道运行

在泛黄简牍的纹路间

藏着秦汉帝国运转的隐秘韵律

诉说着古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智慧

里耶秦简“迁陵以邮行洞庭”

是秦朝版官方快件的标签

睡虎地汉简“春夏毋伐材木”的律令

堪比现代的环保法

走马楼吴简中官吏许迪的贪腐案件

则是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

里耶秦简作徒簿、吴简田租记录等

都是古代劳动者的生活剪影

这些不同形制的小小竹木片

撑起了秦汉王朝的治理骨架

数术方技

在古老的简牍篇章里

数术方技如蒙着面纱的神秘智者

藏着先民对天地与生命的深邃思考

(简牍介绍)

木牍正面的九九乘法表与现在使用的口诀表不同的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其中“一一而二”是指两个“一”相加等于二,“二半而一”是指“二”的一半是“一”,“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是指表中所有乘积之和等于1113。

·

数术,是仰望苍穹的天文历算

亦是窥探天机的占卜之术

清华简《筮法》以独特数字卦象

勾勒出与《周易》迥异的占筮宇宙

乾坤阴阳在简牍间流转

里耶秦简“九九表”

从“九九八十一”写起

比现在的乘法口诀早了两千年

方技,则守护着生命的奥秘

从里耶秦简的暴心痛妙法

到胡家草场汉简的病水良方

简牍医方记录着古人对抗病痛的早期探索

郁郁乎文

安大简《国风》以战国时期的古朴字迹

让我们窥见《诗经》流传的隐秘脉络

清华简中的《尚书》类文献

从《尹至》到《摄命》

记载着王朝兴衰与治国方略

郭店楚简中,道家文献与儒家经籍比肩

展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

武威汉简《仪礼》

469枚竹简描绘汉代贵族

冠婚丧祭的礼仪细节

银雀山汉简出土的《孙膑兵法》

终结千年谜题

桂陵之战的指挥细节跃然简上

家国一体

当胡家草场的《岁纪》竹简

与《史记》文字隔空对话

秦灭六国的金戈铁马

刘邦王汉中的壮志豪情

在斑驳墨迹中重现

(简牍介绍)

《缁衣》是郭店楚简中唯一一篇有传世本的儒家文献。存简47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总字数1153个。竹简两端均削成梯形,简长32.5厘米,两道编绳。文本未题写书名,现用篇名是整理者依照传世本《缁衣》而拟加。

郭店《缁衣》无传世本第一章(即“子言子”章),全篇始于传世本第二章,即“夫子曰:好美如好缁衣,恶恶如恶巷伯”,首句含“缁衣”二字。篇名取于全篇首章首句的一词,乃古书通例;而《缁衣》篇末又记全篇章数“二十又三”,首尾完整,中无残简,实是郭店楚简中极为完整的一篇文献。

黑夫与惊从前线寄回的家书

字里行间的牵挂与期盼

将战争年代的家国情怀娓娓道来

而云梦睡虎地的《质日》

是小吏越人14年的生命印记

他奔波于郡县间的“徭使”之路

在父亲葬礼后匆匆返岗的身影

在长安出差时的日夜兼程

勾勒出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

虎溪山汉简《食方》里

贵族饮食的精致考究跃然纸上

古法蒸米的智慧、处理食材的巧思

烧烤调味的独特

藏着汉代人的生活美学

遣册与告地书

则承载着古人“事死如生”的浪漫想象

以文书为舟,渡逝者驶向永恒的彼岸

第三单元·绝学永续

简牍不简

从文字释读

残断与散乱简牍缀合、编联

文本内涵挖掘、阐释

乃至简牍所见相关思想

文化、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

简牍学研究内涵丰富

(简牍介绍)

云梦睡虎地汉简《质日》共14卷,其中,完整和大致完好的简牍718枚,残片1700余枚,包含从汉文帝前元十年(公元前170年)到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连续14年的记录,是迄今所见时间跨度最长、年份最多的《质日》,由墓主人越人书写。“质日”是秦汉时期流行的文献形式,通常以一年的历表为基础,在记日干支下方空白处记写公私事务,类似于今天的日志、日记。

在互动区体验时会发现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整理的

一大批重要成果

他们用简牍的只言片语

重新拼出文明脉络

而那些曾经沉睡的墨痕

那些被黄土掩埋的密码

从未消失

只是等待着被重新读懂

参观时间:

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周末、节假日正常开放)

参观方式:

凭借身份证或武汉大学校园卡免费参观入馆

超过30人以上团体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校外人员入校请遵照武汉大学校外人员

入校相关规定

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联系邮箱:wImuseum@whu.edu.cn

江流不息 云烟过眼

家国一体 星辰在天

那些曾被时光窖藏的竹木片

如今在珞珈山下重新舒展为书

你读得出“迁陵以邮行洞庭”的公文里

秦朝小吏的认真

也看得到“春夏毋伐材木”的律条中

古人与自然的契约

而简帛研究中心的灯光里

新的破译仍在继续——

文明的故事

在每个愿意倾听的人眼中延续

来源丨武汉大学

发布于:北京市

Powered by 188金宝搏·中国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